一、思皓被大众退回江淮,合资公司有望引入ID.1生产
12月2日晚,江淮汽车发公告称,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中,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安徽)。
这个命名方式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比如“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江淮两个字彻底消失。除此之外,大众在这个合资公司的去江淮化动作还在产品上继续进行着。根据“E车汇”了解到,之前一直在江淮大众渠道下销售的思皓产品,被大众安徽退回了江淮乘用车。目前大众安徽下面已经没有产品在售,营销的工作也正式进入停摆状态,等待挂着大众logo的新产品投产销售。
大众ID.1有望被引入投产
在江淮与大众股比对等的时代,由江淮主导研发生产的思皓新能源产品被归到了江淮大众的销售体系之下。在今年年初,由大众全面主导,江淮大众全面重建了旗下的销售渠道,主推思皓E20X这款产品,江淮大众还针对思皓品牌做了几个电音节的营销项目。
在6月份江淮与大众重新签订投资协议,大众合资公司股比增持至75%之后,大众作为合资公司的绝对主导,重新制定了产品计划,把思皓这个品牌退回给了江淮乘用车。目前大众安徽的销售团队无车可卖,进入了半解散的停滞状态。
在江淮大众组建50:50的新能源合资公司之后,外界存在不少质疑声音,舆论认为大众完全没必要重新去投一家50:50的合资公司,因为以这样的合作模式,南北大众完全可以胜任。
而现在江淮与大众的公司成为继华晨宝马之后的第二家中外25:75的合资公司,之前大众的所有操作都被一气贯通了。现在大众对大众安徽的可操作空间非常大了,也就不用再担任思皓这个品牌的带货主播了。
根据“E车汇”了解,更名之后的大众安徽合资公司首款产品可能会是MEB Lite平台的产品,生产车型有望是更加入门级的 大众ID.1。在产品战略上,未来这个新合资公司也会彻底抹掉江淮的影子,完全以大众品牌logo产品为主导。
市场看好江淮的退出?
在今年早在5坊间传出江淮与大众要股比谈判开始,江淮汽车的股价就一路走高,直至事件尘埃落地,股价翻了三倍。在合资公司正式更名公告发出后,江淮汽车的空头只是做了象征性的挣扎,股价就被直接封到涨停板。和股价一路走高相反的是,这两件事从严格意义上看,对于江淮来说合资公司被吃掉股份、名字被去江淮化,并非是一件利好消息。
如果就此解读市场的情绪,那么就是大家一致看好未来以大众为绝对主导的合资公司会给江淮赚更多的钱,分更多的红利。哪怕就算这个合资公司江淮在分红比例上更低,但是也要比江淮参与其中更加有前途。
在江淮汽车公布的第三季度报中,江淮汽车总营收401亿元,同比增加7.7%。但是利润却快速下滑,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下降65.18%。更为严重的是,扣非净利润为亏损9.1亿元,同比下降985.12%。更简单一点的解读就是江淮卖出了更多的车,但是卖车依旧不赚钱,而且因为卖车亏的钱更多了。
不过大众和宝马的情况类似,也因为合作伙伴的孱弱,才能顺利的推进了把股比开放。未来大众安徽在中国想象空间,就非常大了。国产保时捷等等疑云,可能也会逐渐被揭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二、江淮汽车是国产车吗?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淮汽车,是国产车。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30日成立,前身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公司占地面积460多万平方米,总资产53亿元,员工总数17000余人 。
公司于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名称为“江淮汽车”,股票代码600418,2004年又成功发行了可转债,2005年成功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2011年,公司销售各类汽车超过46万辆,实现了连续21年以平均增长速度达40%的超快发展。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汽车底盘,齿轮箱,汽车零部件开发、制造、销售、汽车(含小轿车)开发、制造、销售;汽车修理;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本企业自产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及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元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部件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土地、房屋、设备、汽车租赁。
三、谁知道江淮亮剑的新车信息啊??
新浪汽车讯 1月15日,新浪汽车在江淮亮剑者中卡上市发布会上了解到,江淮轿车项目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只等最后的确认程序。虽然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12月26日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目的是控制产能加快结构调整,这让大家对江淮、长城轿车项目的前景有点担忧,但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一场虚惊。有专家介绍说,实际上江淮获得轿车“准生证”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因为江淮、长城都具备了生产轿车的能力。
据悉,江淮首款自主品牌轿车将在今年4月份上海车展上亮相,7月份正式上市,首先推出的是一款C级车,这款车在06年4月10就通过了碰撞试验,而其它级别的车型也在研发中。
对一个新进入轿车领域的企业而言,没有成熟的车型借鉴,从一开始就自己做,难度可想而知,更不要说切入点选在竞争最为激烈的中级车型。有人甚至觉得江淮董事长左延安有点异想天开、不切实际。但从江淮意大利研发中心和不久前正式投入运营的日本研发中心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贯不事张扬、工作作风踏实、严谨的左延安的深谋远虑。尽管这条路可能很艰难,但其走自主发展乘用车之路的初衷不会改变。
谈到为什么要从高端做起时,江淮高层对新浪汽车说,过去我们主要在商用车领域,轿车对江淮是全新的。一个新的品牌要想在市场中立足非常不容易,因此,必须从一开始就以高品质、性能与质量来赢得市场认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世界造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首先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定位,然后再向低端发展,更容易成功。
目前,江淮汽车已经完成了轿车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10余款车型的储备已经完成,将从今年起陆续推出C级、A级和B轿轿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