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动车发展前景
由于电动车确实用其很便捷,又不会像做公车样堵车,是大家短距离出行常常选择的大众交通工具,深受到了大众的青睐。
前段时间新闻闹得沸沸洋洋的:国家要准备出台政策,征求民意,限制电动车目前的无序发展。说是从三个方面限制:
1、新生产的电动车整车质量不能超过40公斤。
2、时速不准超过20公里。
3、电机功率不得大于240W.。
不过政策未执行,估计也不得实施,现在街上还是又很多用电动车的市民,一切使用都很正常。呵呵……
二、一万元把奇瑞s18电动车开回家可能吗?
新闻中的解释是S18纯电动车型的初步定价为7万元,而国家四部委刚刚公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规定纯电动车可获得6万元补助,7万减去6万,很自然的,就得出结论,其最终售价只需一万元,这样的算法从表面上看确实没有太多的问题,政策与实际算法完全吻合,不过疑问随之而来,一万元的纯电动轿车,一旦销售,其火暴自是不言而喻,一万元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都不是非常吃力的事,可以想象,车满为患将是个怎样的情景,但是请打住,且听下面的分析
三、你会买电动汽车么?
现在的科技还没有一个国家能购生产出一款速度与普通燃油汽车相同的汽车!所以我不会买!
四、电动汽车如何走进私人消费市场?
电动汽车的光明未来已经被无数人、经过无数次的描述,不过“上台时激动万分、下台时捂紧钱包”却成了电动汽车在消费市场尴尬现状的写照。哪怕时常有像武汉市政府那样1100辆纯电动汽车的采购大单,若无私人消费市场的追捧,市场的原生动力不足仍然让行业前景归于想象当中。
一些领先的电动汽车品牌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突围,国外的特斯拉弘扬跑车精神,从性能而非仅能源层面打造纯电动汽车,用“酷”来吸引消费者;国内的腾势纯电动汽车则从实用性上下功夫,灵活的充电模式、宽敞的空间、更贴心的售后等,真正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帮助……
在目前众多的纯电动汽车私人消费探索中,到底哪一种更能激发消费热情,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出支票?在纯电动汽车尚有技术空间可供优化的背景下,我们不妨先从商业模式上探讨向哪个方向前进,来解决电动汽车私人消费之殇。想知道更多电动车资讯请访问OFweek新能源汽车网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