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红旗汽车为什么会逐渐退出国内市场

72 2024-05-18 11:36 admin   手机版

一、红旗汽车为什么会逐渐退出国内市场

改革开放以后,一汽规划了以先引进车型、再国产化、最后自主开发三步走的战略。这个规划很好,合资就是为了解决资金和技术问题,但其屡屡在日系、德系和美系车之间摇摆,导致其国产化和自主研发一直没有达成,此时市场已经没有红旗的生存空间了。

市场淘汰红旗 东拼西凑没前途

1981年,因为耗油量大、成本高、产量低,中央一纸批文,生产了23年的“国车”停产。红旗轿车的退出却是其他品牌特别是国外品牌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占领了原本属于红旗的高端车领地。

上世纪90年代后,一汽一直试图重新振兴红旗品牌,于1996年正式复产红旗轿车,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逐步开发了“小红旗”“大红旗”等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

从2004年开始,红旗轿车的销量就开始一落千丈,2004年红旗全系车型的销量为14525辆,而到了2008年的时候全系销量已经不足500台。而就在这几年中,红旗世纪星和红旗新明仕也都陆续停产,只有部分供应政府机关的车型。到了2008年,红旗品牌基本已经被市场淘汰。

习惯了依赖政府扶植,红旗并没有太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红旗轿车再没有了自主研发的故事,也没有全新红旗诞生后的喜悦,而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换标销售,和一次又一次的东拼西凑。未得到市场认可,最终折戟市场。

低端路线没错 “亲民”措施没到位

有观点认为,把红旗品牌用在价值低至十几万元的低端轿车上,是对红旗品牌的一种糟蹋;让红旗进入出租车行业,则对其品牌形象是一种巨大损害。

作为一个民族汽车工业和时代精神的骄傲,红旗的品牌价值不仅仅在于高端,而是国人对其工艺、品质的认同。既然吉利、奇瑞可以在没有技术、经验、甚至没有品牌的情况下,靠着自主创新能够把低端车做好做大,红旗为什么不可以?

民族品牌做得亲民化也不失为一个策略。况且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中低端的市场前景非常值得看好,红旗选择低端市场也是顺应市场的变化,这一点没有问题。直到今天,偏低端的中国民用汽车市场仍然充满潜力。借着民族情绪的爆发,日系车日渐式微,红旗等品牌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目前国产品牌仅占国内市场的30%左右。

但对于低端市场,红旗无论是价格、品质还是服务都没能做到“亲民”,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也估计不足,最终导致两个市场都不讨好。况且对比吉利、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红旗在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仍然乏善可陈,被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但显然不能将其全线溃败归咎于低端路线。

红旗的出局

也恰恰是市场的进步,一方面替红旗这样一个民族品牌的落寞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要替市场感到欣喜。

二、一汽红旗的最新高档型号

豪华红旗HQ3,外形类似皇冠。该车采取开放式自主开发模式,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多项尖端科技:目前同级产品都不具备的夜视系统、高效自动避撞系统、信息投映功能以及在6气囊基础上增加膝盖气囊等。

三、一汽红旗HS7销量好呢?

这个车销量肯定不会很大,在小排量电气化趋势的今天,六缸大排量的车市面上几乎没有了,所以注定是小众的车,一汽生产这个型号是丰富产品线,突出技术能力,并不指望HS7走量的。

四、一汽公司第一次生产了多少红旗高级轿车

1960年.有202辆

五、最近看上红旗轿车,口碑貌似不错。

是的,红旗H7是一汽新推出的车型,不管哪方面都是非常满意的,而且也很受欢迎,非常不错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