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代家具的种类与特点是什么?
明式家具并不是指明代家具。明代家具,是专指在明代制作的家具。明代家具是时间概念,而明式家具则是艺术概念。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 明式家具有如下风格特点: 1、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 2、结构科学合理,榫卯精密,坚实牢固。 3、精于选料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 4、雕刻红脚处理得当。 5、金属饰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关于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的品》和《明式家具的病》两篇文章中有把明式家具的优点和不足分析的已很全面。他把明式家具归纳为五组,共十六品。分别为: 第一组: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 第二组:浓华、文绮、妍秀。 第三组:劲挺、柔婉。 第四组:空棂、玲珑。 第五组:典雅、清新。 在明式家具中,并不是完全的尽善尽美,也有不尽人意和不足的便子。王先生把它们归纳为八病。分别为: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 明式家具没有时间限制,不仅明代的优秀家具称为明式家具,清代初期的家具仍保留着明式的风格特点,仍属于明式家具。后来乃至我们今天按明代式样仿制的也属于明式家具。不论研究家具的还是收藏、制作古典家具的,都要读一读王先生的这两篇文章。 一般是指我国明代至清代早期(约当公元15—17世纪)所生产的,以花梨木、紫檀木、红木、铁力木、杞梓木等为主要用材的优质硬木家具。由于制作年代主要在明代,故称叫“明式”。它是在宋代、元代家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工艺、造型、材料、结构上都有重大突破。明式家具一直被誉为我国古代家具史上的高峰,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在世界家具史上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具有造型淳朴、大方,结构简练,突出木材天然纹理,不添加繁琐装饰,注重实用、美观等特点。在中外享有盛誉。明式家具品类齐全,按使用功能大致分为六大类。①坐卧类。有凳、墩、椅等。②承具类。有几、桌、案等。③卧具类。有床、榻等 ④ 庋具类。有盒、匣、奁、箱、柜、橱等。⑤架具类。有面盆架、镜架、衣架等。⑥屏具类。有砚屏 、炕屏等 。明式家具采用榫卯接合方式的框架结构,榫卯种类繁多,斗拼巧妙,结合牢固。明式家具多选用紫檀、花梨、红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光润的木材。漆饰方法有桐油、擦蜡、大漆、雕漆等。还有式样细致精巧的金属配件起辅助装饰作用。 明式家具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木架构造的形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形体特征,造型简洁、单纯、朴质,并强调家具形体的线条形象,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以“线脚”为主要形式语言的造型手法,体现了明快、清醒的艺术风格。同时,明式家具不事雕琢,装饰洗练,充分地利用和展示优质硬木的质地、色泽和纹理的自然美;加上工艺精巧,加工精致,使家具格外显得隽永、古雅、纯朴、大方。明式家具比例的合度和谐;体现了完美的尺度与人体功学的科学性;合理、巧妙的榫卯结构和加工工艺,都充分地反映了“明式”的卓越水平。所以,明式家具被称之为明清工艺美术宝库中的明珠,是中国封建社会未期物质文化的优秀遗产。 明式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线条组合给人疏朗空灵的艺术效果,与繁复奢华的清式家具相比,明式家具以清新素雅、简练概括而取胜,因此在古家具市场中,一直流行着“十清不抵一明”的说法。
二、家具材质有哪些分类?
家具材质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玻璃家具:用玻璃代替木材、钢材,铜材等制作原料的家具,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家具。玻璃家具有光泽、硬度高、经久耐磨、便于洗刷,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但是污渍也易于显现。
藤竹家具:以藤、竹等为基材编扎而成的家具,具有轻便、舒适的特点,而且这类家具色彩雅致,造型独特,有一种纯朴自然的美感,颇受人们的青睐。
实木家具:这类家具结构、围护等构件全部采用原木,是最古老的家具种类,具有厚重坚实、古朴耐用的特点。
三、缅甸的工业有哪些
缅甸工业由第一工业部,第二工业部管理:第一工业部下属有7个公司,即缅甸纺织公司、缅甸食品公司、缅甸医药与日用品公司、缅甸第一工业部共有工厂122家,陶瓷公司15家,综合修理公司14家,纸张化学公司11家,这些公司工厂分布在各省各邦。第二工业部是缅甸重工业部,所属有6家工厂,主要生产以下5大类产品:(1)农用机械;(2)汽车;(3)机器零部件;(4)家用电器及其他电工产品;(5)各类轮胎。
四、红木的识别方法?
红木和红木家具的识别
红木家具其特点是色泽庄重,纹理精细美观,木质坚硬沉重,结实耐用。
红木(南方人称“红木”,北方人称“硬木”)家具集实用、观赏、保值为一体,红木材料传统上分老红木(酸枝木、紫檀木、黄檀木、乌木等)和香红木(花梨木、瘿木等)两种,此外还有鸡翅木、东京木、波罗格、巴西木、缅甸红等。酸枝木呈紫色、柠檬色或黑色, 色彩各异且经久不变,结构细密,纹理交错, 沉于水,加工时有酸味。花梨木与酸枝木结构相近,材色均匀一致,管孔较大,密度稀,沉于水。紫檀木呈紫红褐色,生长年轮明显,结构细密,硬重,直径小。乌木乌黑发亮,有光泽,生长年轮不明显,管孔极小,硬重有油脂感。鸡翅木褐色或黑褐色,花纹中黑、白、紫3种颜色形似芦花雄鸡羽毛,质硬,加工难度大。缅甸红鲜红至暗红色,生长年轮略明显,结构细密,浮于水,形似花梨、酸枝木。
正宗的老红木家具都要用那些存料30年、成器40年以上的印度红木或泰国红木制作。为什么要存料30年呢?这是因为任何木材采伐下来都需要有个较长的收缩定形期,才能达到不变形、不开裂的要求,对于“硬木”来讲这尤为重要;而成器40年的家具则刚刚达到一个“老”字的要求。所谓老红木家具,便是指建国初期以前的硬木家具。
宋代以前的家具传世极少,大量传世的是明清两代家具,明代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的辉煌时代,它选料严格,大多为黄花梨、紫檀木、铁力木与榉木,这些木材硬度高,纹理美,不易磨损,不变形,造型简练朴实、结构合理、比例恰当,数百年下来还能完好如初。清代家具继承了明代家具用料考究的传统,又突出了雕饰美,显得华丽和庄重,其中又可分为广式、苏式及京式三大流派,各具特色。例如在镶嵌艺术上,广式多云石,苏式多瘿木;广式用料粗壮,苏式则秀纤,京式介于两者之间。如今可见到的民国时期的老红木家具,就是在这三大流派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前的老红木家具大多是将工匠请到家中,按主人的要求定制的,一套家具往往要做上几年甚至十几年,被称为 “千人工” 或“万人工”,可谓“慢工出细活”。红木家具的款式有苏式、广式、海工、京式、法式、中西结合式等。苏式多选用紫檀木、花梨木等,框架榫铆结构, 部件衔接紧密无缝若独木雕就。广式多选用纹理清晰的酸枝木或花梨木,全用榫铆连接不以钉贯,结构圆顺牢固,可用百年而不毁。海式既博采中国民间技法,又借鉴西方家具造型和款式,雕刻精细, 立体感强,光滑圆润中仍显棱角分明。红木家具的小型门板决不能有拼缝,大面板、台面板最好也用独木板,无拼缝,实在取不到材时就只能二拼或三拼、四拼、五拼属不合格产品。
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人们看好红木的心理,拿仿红木(如巴西红木、非洲红木、硬木等)冒充红木,表面用化学漆造光,形成塑膜,光可鉴人,掩盖了“庐山真面目“。其实,新红木家具与老红木家具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现在做家具的红木多为鸡枝木、酸枝木、花梨木和香红木等,具体的鉴别方法如下:
(1)鸡枝木。木质特别坚硬,显得深沉稳重,木纹清晰,成品光滑发亮,颜色接近老红木,是红木中的上品。
(2)酸枝木。木质坚硬度稍次于鸡枝木,但同样具有深沉稳重、木纹明显、制品亮滑、颜色接近老红木的优点。
(3)花梨木。木质坚硬、沉重,木纹明晰,但颜色较淡,亦是红木中的佳品。
(4)香红木。盛产于巴西,带有一种特殊香味,但颜色和坚硬度均次于上述品种,是红木中的下等品。
红木家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鉴别。
(1)看木质。看木纹走势是否清晰,看光洁油润是否发自木质内部,试相对密度是否大于水,入水浸泡是否吐绿色,看颜色是否暗红等。
(2)看木质结构是否具有红木的特点。即木质本身是否带有紫红色、黄红色、赤红色或深红色等多种自然色泽;木纹是否质朴美观,幽雅清新,上漆后木纹是否仍然清新可见。假红木制品油漆后,一般颜色厚实,常有白色泛出,无纹理可寻。
(3)看重量。真红木家具坚固结实,质地特别紧密,比一般柞木要重。相同造型、尺寸的假红木家具,重量比真品明显偏轻。
(4)看是纯红木家具还是红木贴面家具。有些产品虽称用红木制作,但仔细检查,则可发现其是把红木开成薄片,贴在其他木材的表面伪装而已,并非真正的纯红木家具。
(5)选购红木家具,最好是到消费信誉好、资信程度高的正规家具商店选购,看其商品标签上所标示的用材和漆料是否与成品一致,并仔细咨询认真辨认,以避免误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